skip to Main Content

国际学术交流处

“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系列讲座

讲座预告 前情提要 讲座后记

【第一讲】卓南生教授:“岸田上台后中日关系的展望”

No video.

【第二讲】范若兰教授:“华南女性移民新马的规模、类型和影响:基于方言群的分析”

前情提要

【第三讲】黄贤强副教授:“近代中国的新马知识群体网络——从北京的南洋俱乐部谈起”

前情提要

【第四讲】梅德顺博士:“马来西亚百年水墨画艺术发展实录”

前情提要

【第五讲】谢侃侃博士:“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群岛华人的抗日救亡运动比较(1937-1942)”

前情提要

【第六讲】林韻丰博士候选人:“建立荷兰海外殖民地的隐形推手——荷治时期大员与马六甲华人的城市建造活动”

前情提要

【第七讲】王昭晖副教授:“建国内政治与国际合作——海洋东南亚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

前情提要

【第八讲】游子安教授:“文献与田野——从关帝善书论及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情提要

【第九讲】 沈庆利教授:“从王赓武、许倬云看华裔文人的(文化)中国梦”

前情提要

【第十讲 】丁瑞常博士:“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机制与挑战”

前情提要

【第十一讲】张倍瑜博士:“望向舞台之外——中国剧团在东南亚华人离散地的跨界行旅”

前情提要

【第十二讲】朱存明教授:”论汉画像‘日月神话’图像的时间观“

前情提要

【第十三讲】何希慧教授:“台湾教育质量保证运作现况与成效”

前情提要

【第十四讲】许振义博士以题为“南音在新加坡的变迁与传播”

前情提要

【第十五讲】张三夕教授:“谈谈座右铭的人生自警意义”

前情提要

【第十六讲】刘兴林教授:“大秦崛起的步伐与原因”

前情提要

【第十七讲】李程副教授:“中国古典词作中的岁时书写——以端午和七夕为例”

前情提要

【第十八讲】李中国教授:“卓越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取向与机制创新”

前情提要

【第十九讲】曾昭程博士:“越渡马来西亚:地方、语言与现代中文华文文学的淑世论”

前情提要

【第廿十讲】区缵博士:“家船一体、海陆两栖与村港分离——鹿回头半岛疍家渔村的开发与治理”

前情提要

【第廿一讲】王宝龙教授:“丝绸之路上的新疆音乐”

前情提要

【第廿二讲】赵丽华副教授:“仪式与表演——阅读互动的一个分析视角”

前情提要

【第廿三讲】孙慧英副教授:“新新媒介时代中国节日文化影像叙事研究”

前情提要

【第廿四讲】张威教授:“春风化雨——走近中国戏曲”

前情提要

【第廿五讲】郭熙教授:“海外华语传承及其研究”

前情提要

【第廿六讲】徐冠勉博士:“无家之乡:一个南洋种植园社会的形成,1684-1740”

前情提要

【第廿七讲】张森林博士:“新马华文文学交流的六个场域(1965-2015)”

前情提要

【第廿八讲】陈琮渊博士:“无砂拉越的客家狮:民艺、政治与认同”

前情提要

【第廿九讲】黎恩博士:科举下注——‘闱姓’赌博与晚清中国

前情提要

【第三十讲】孙学仁教授:欧洲的客家语言和文化

前情提要

【第三十一讲】李其荣教授:华侨华人的中法友好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前情提要

【第三十二讲】郑赤琰教授:“南洋大学的文化价值永垂不朽”

前情提要

【第三十三讲】滨下武志教授:“18-20世纪初侨批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作用”

前情提要

【第三十四讲】吴燕英博士、梁静博士:“泰国皇室对中文经典翻译的贡献与影响”

前情提要

【第三十五讲】游自荧副教授:“界定全球亚洲民俗研究”

前情提要

【第三十六讲】吴静玲博士:“主食还是商品? 泰国稻米与国家建构的关系(1930s-1940s)”

前情提要

【第三十七讲】李池利教授:“职前国际中文教师信念量表开发与研究”

前情提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