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际学术交流处

【第四十六讲】廖彩羽博士:“走进犍陀罗:佛教文明的考古发现与数位解读”

讲座预告

简介由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陈六使研究所策划执行的“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第四十六讲即日起开放报名。本次讲座邀请哈佛大学文理学院 CAMLab 博士后研究员廖彩羽博士主讲。讲座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介绍犍陀罗的历史背景与地理脉络,回顾佛教文明在此区域的发展进程,并概述重要的考古发现与文物特色,进一步探讨其在古代南亚与中亚文化交流网络中的独特地位。第二部分聚焦 21 世纪的考古学转向——在数位时代,传统田野考古与博物馆教育如何借助新兴科技持续焕发生命力。讲座将分享科技在文物保存、三维扫描、虚拟展示与数据化管理上的实际应用,思考数位化在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关键意义。透过历史与当代、实体与数位的交织与对话,本讲座将带领听众重新认识这片孕育佛教艺术并见证跨文化交流的古老土地。
主讲人

廖彩羽博士(哈佛大学)

廖彩羽博士,马来西亚籍学者,现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 CAMLab 博士后研究员。她于 2011 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电讯工程系,随后于 2013/2014 年在香港大学攻读佛学硕士,并于 2020 年取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佛教考古方向)。自 2021 年起,她担任哈佛大学 FAS CAMLab “数字犍陀罗” 项目主要研究员及巴基斯坦田野考察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于包括白沙瓦博物馆在内的多家机构推进文物数位化工作。其研究领域主要涵盖印度、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早期佛教艺术与考古,以及相关的重要文献与材料研究。

主持人

蓝姵錂博士(新纪元大学学院)

蓝姵錂博士,现为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合约讲师,蓝博士于2012年获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荣誉学士学位,2016年获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士学位。自2019年起加入 “新汉学计划” 来华攻读博士学位项目,并于2024年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宗教社会学、政教关系、澳洲华人宗教及佛教口述历史等。曾参与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民间信仰海外传播图谱与功能研究” (已结项),现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宗教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

讲座信息

日期:2025年12月9日(星期三)

时间:7.30pm – 9.00pm

地点:ZOOM (ID & password将发送至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

报名表格 :https://bit.ly/3seNHqc

免费报名,请于2025年12月10日(星期二)前完成报名。

No video.

暂无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