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学院新闻

“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系列讲座第四十五讲陈玉珊副教授讲座

由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陈六使研究所策划执行的“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在10月29日迎来第四十五场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来自泰国法政大学的陈玉珊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带来题为“倾听过去——战后曼谷的华人声音与广播”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陈副教授分析了战后广播技术在曼谷的引入,以及其对当地华人社区听觉文化的深远影响。

主讲嘉宾陈玉珊博士,现任泰国法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作为一位具有泰中背景的学者,陈博士在法政大学教授历史与通识教育课程,其研究聚焦于中泰及东南亚文化网络中的跨国与跨语际互动。近年来,她在区域文化研究、翻译研究与声音文化领域成果丰硕,代表性著作包括《1950至1970年代曼谷的华语电影:产业、市场与网络》,载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报》(2023)、〈华语“泰性”:泰华翻译场域中的克里奥化问题〉,与 Gritiya Rattanakantadilok 合著,收录于《半岛与群岛之间:东南亚的翻译景观》(Routledge,2023)、〈再叙澜湄合作的演变:中国幕后外交〉,与 Poowin Bunyavejchewin 合著,刊于《战略分析》(2022)、〈美丽之声的再传播:战后曼谷的华语广播〉,收录于《亚洲声音文化:声音、噪音与技术》(Routledge,2022)。陈博士通过教学与研究,积极推动中文、泰文与英语学术界之间的跨文化与跨学科对话,致力于深化区域文化理解与学术交流。

在此次讲座中,陈玉珊副教授指出,广播技术自战后进入曼谷以来,不仅丰富了华人社群的声音体验,也成为连接分散社群、传播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陈玉珊副教授说道广播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实践,塑造了华人社群的听觉记忆,也重新定义了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界限。讲座后,听众及主持人在问答环节与主讲人积极交流,话题涵盖泰国华文媒体现状、广播电台之间的关系,以及冷战时期的跨国中文广播接收情况。主讲人也逐一耐心解答。此次讲座由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黄薇诗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吸引逾140余名听众参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