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

12月29日下午四时,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召开,新纪元大学学院承蒙中国东北三省一区教育厅主管部门邀请,作为马来西亚唯一一所联盟成员大学,我校莫顺宗校长、国际教育学院郑诗傧院长及国际教育学院廖筱纹高级讲师出席会议。会议主要分成三个议程,即联盟成立启动仪式、联盟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与签约仪式。莫校长作为联盟理事单位代表于会中致辞,并举行了集体签订联盟倡议书仪式。 中国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是在中国辽宁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及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下,由东北三省一区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等联合发起成立。依托联盟搭建平台,充分利用联盟成员的优质办学资源,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以提升各联盟成员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本着“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合作带动发展”的宗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和合作共赢。依托各成员单位拥有高水平师资团队、特色学科专业、先进的实训设施、数字化教育技术的优势,联合“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形成联盟的强大合力,为承接更多、更重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纪元大学学院作为全马唯一一所受邀成为联盟成员的大学,将参与其中,携手推进马来西亚的中文职业国际教育发展。

Read More

“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系列讲座第二讲黄贤强副教授主讲

2021年12月21日,由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陈六使研究所策划执行的“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迎来第二场,此讲座邀请了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黄贤强副教授作为主讲人,获得一百六十余名师长、国内外研究生及社会大众一同出席,反应热烈。 黄贤强是美国印第安娜大学历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4年至2011年担任该系系主任。研究兴趣包括新马华人史、近代中国社会和政治、南洋华人在中国。黄教授曾受邀到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大学讲学和访问。已出版中英文专著五部,包括《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研究的新视野》(2008;2015) 和China’s Anti-American Boycott Movement in 1905: A Study in Urban Protest (2002;中译本2010) 等;另编著论集多达十七部。 黄教授演讲的讲题是《近代中国的新马知识群体网络——从北京的南洋俱乐部谈起》,主要介绍活跃于民国时期北京南洋华人俱乐部的马新华人知识群体,其中包括伍连德、梁宇皋、吴赉熙、谢昌林及林宗扬等早期知名知识份子与实业家。该讲座由新纪元国际教育学院高级讲师廖筱纹博士主持。讲座获得热烈的反应,问答环节观众也相当踊跃参与,热衷于交流。

Read More

新纪元大学学院千百家佛教居士林首开佛教团体与大学合作文献整理、研究与出版之先河

1985年,因佛教居士林在千百家村内建立此居士林,并以"千百家"命名,原因除了是因为于所居住的地方同名,也因"千百家"这名字深具内涵,象征接引千百信众学佛,也是千百因缘、千百颗心所汇聚成的居士林。千百家致力推动佛学之余,也努力推动文化与教育,亦有意为千百家居士林的馆藏文献进行整理与记录。而新纪元大学学院陈六使图书馆中文藏书量冠全马图书馆之首,馆内并设南洋大学史料研究中心、方修文库、李业霖书库、杨进发书库、李锦宗马华文学史料馆、郑良树书库,新纪元对本地专家学者的尊重,对图书文献与学术文化传播的推动与努力自是不言而喻。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促成此合作。 千百家佛教居士林理事会与新纪元大学学院代表于12月12日上午10:30假新纪元陈六使图书馆四库全书藏书前进行签约仪式。与会嘉宾有千百家佛教居士林会长潘文俊先生、财政李金泉先生,新纪元大学学院董事会财政蔡逸平先生、莫顺宗校长、郑诗傧院长、黄薇诗主任等。按协议,千百家佛教居士林委任郑诗傧博士与黄薇诗博士作为项目主持人,进行为期两年的学术计划,即(一)千百家佛教居士林馆藏文献整理,及(二)千百家佛教居士林的创立、成长,以及相关区域的佛教传播研究与考察,并出版有关研究成果。两项计划一共拨款12万。此次合作堪称是国内佛教团体与大学合作文献整理、研究与出版之先河。

Read More

新纪元大学学院与中国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合作开设 “2021年第二期留学生数据分析应用实战培训班”圆满结业

新纪元大学学院与中国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共同开设的“2021 年第二期留学生数据分析应用实战培训班”经过两个月的培训,终于在线上迎来了结业仪式。 本次课程共有8名学员荣获《优秀学员证书》,分别是杨钦宪(新纪元校友)、杨芷嫣(中文荣誉学士课程)、李沁儿(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李婉琦(商业与行政专业文凭课程)、曾玮雯(商业行政[荣誉]学士课程)、黎恝妤(会计学专业文凭课程)、李詠晴(商业与行政专业文凭课程)以及吴廷宸(大数据科学与商业应用软件科技)。 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郑诗傧院长在致辞时表示,在2021年与北京劳职院合作的两届线上课程都让同学们获益良多,包括第一届的跨境电商与新媒体运营以及本届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她也希望两校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的交流活动,让大家的交流有更多亲切的相处与体验。 新纪元大学学院莫顺宗校长引用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的一句话“全世界约一半的发明来自中国”形容过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认知,而如今中国的经济与科技起飞,更是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因此特别感谢北京劳职院的领导与老师精心安排各类培训,让同学们即便在疫情期间也能通过课外学习充实自己。 中国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张耀嵩副校长特别感谢了两校的人员付出与合作,以及同学们在自身的学业与工作之余也坚持学习。他期待同学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未来工作与教学,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显身手。他也表示,两校对未来合作的新模式已经进行初步探索,明年将继续展开培训与交流,同时也期待疫情好转之时能线下交流。 --- 备注:新纪元大学学院与中国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共同开设的“2021 年第二期留学生数据分析应用实战培训班” 分为《数据分析与处理》及《创新创业自学》两门课程。

Read More

日本学者也读马华文学?舛谷锐教授任新纪元客座教授首场讲座反响热烈

2021年12月1日,新纪元大学学院主办《为什么日本学者读马华文学?》线上讲座,由新纪元国际教育学院客座教授舛谷锐教授主讲,新纪元国际教育学院郑诗傧院长主持,吸引接近200人一同参与。 舛谷銳教授是日本立教大学前副校长以及立教大学图书馆前副馆长,目前以观光学部交流文化学科教授的身份到访新纪元大学学院,担任新纪元国际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为期一年。舛谷銳教授是马来西亚华人华文学术界的老朋友,本次讲座为他今年抵马后的首次公开分享。 教授首先说到自己是在大学二年级兼职当学者助手时,从该学者研究有关“中日意秘密社会比较研究”的论文中首次认识到“马华文学”这个词,从此展开与马华文学的不解之缘。后来更以这些日本学者研究马华文学运动史的论文为参考文献,完成研习班的结业论文。 教授表示,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开始出现学者谈论马华文学与社会相关的书籍与文献。1970年代,对左翼文学运动史的研究和关注,让多位日本学者开始研究马来西亚经济与马华文学以及“第三世界=亚非”文学。90年代开始,日本学界陆续将马华文学翻译至日文。因此舛谷教授以三个阶段来概括前世纪日本马华学者的研究,即第一阶段——读文学以了解华人社会背景、第二阶段——文学创作是一种口述历史以及第三阶段——进行文学评论与比较文学,而教授评论自己目前在第三阶段。 根据教授的分析,21世纪起的日本马华文学研究是从两方面的视角来看,即中国文学研究与东南亚文学研究。日本读书界通过日本人文书院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台湾热带文学”系列中的《马华短篇集》接触到马华文学。因此教授也认同旅台马华文学作家陈大为所说,马华文学应分为西马、东马与留台三大部分来看。 此次讲座吸引到许多马华作家和学者出席,让大家得以在结束前的问答环节中,见证日本学者与马华学者之间的精彩交流,获益良多。期待舛谷锐教授在新纪元大学学院的下一场讲座,继续带来更多演讲。

Read More

“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系列讲座揭幕礼暨第一讲范若兰教授主讲

2021年11月24日,由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陈六使研究所策划执行的“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序幕,首讲邀请了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范若兰教授作为该系列讲座的主讲人,获得两百多名师长、国内外研究生及社会大众一同出席,反应热烈。 范若兰教授现服务于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东南亚研究中心,也是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性别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东南亚政治、华人、伊斯兰教、马来西亚研究等。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博士在致开幕辞时表示,新纪元大学学院于2013年创设陈六使研究所,随后亦将校内图书馆命名为陈六使图书馆,这是因为新纪元大学学院继承了南洋大学创办华文大学的理想,因此希望能发扬南大创办人陈六使先生的弘毅精神。此外,新纪元大学学院于2019年4月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拓了更大的学术发展空间。新纪元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两年多以来已具规模与成效,旗下有多项研究生课程,如教育学、中华研究、商业行政、东盟研究硕士、博士课程。两单位凭借着学术以及办学理念的共识,现联合策划举办“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系列讲座,广邀卓然有成的学问名家,弘扬学术、教育与文化,并期望此活动能持续办下去,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简单的开幕礼后,范若兰教授随即发表题为《华南女性移民新马的规模、类型和影响:基于方言群的分析》的讲座,该讲座由新纪元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郑诗傧博士主持。问答环节,观众也相当活跃,热衷于交流。

Read More

新纪元大学学院与中国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探索》讲座

11月23日,新纪元大学学院与中国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探索》讲座,请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李成森教授以及广联达数字高校高级咨询顾问崔嘉晋老师进行分享。 首先,李成森教授以《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通过几个分类为大家讲解这个产业的发展。李教授表示,语言交流是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媒介,而“中文+职业技能”的教育推广不仅仅是“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更要培养既懂中文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考虑学习对象的差异及教学的明确分工。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线上实施上,李教授提出“实景化的演绎、话题式的互动”以带动线上学习的氛围。另外,由于这项教育以“语言+技能”的结合为核心,因此必须探讨不同技能与语言结合的标准设定,师资方面则需从“单一语言教师”转型成“中文+职业教育教师”。 当天的第二场讲座由崔嘉晋老师分享《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探索》。崔老师首先分享了建筑行业目前的现况,即比起其他行业所占的GDP高,但数字化比其他行业更慢,还面临工作岗位后继无人的情况。因此,建筑行业需要从传统方式转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并结合数据计算与互联网、实体与虚拟、智能监工、智慧工地等多项技术。这个方式除了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与权益,也便于政府与企业本身对于工程的管理。智能建造产业的逐步发展,崔老师也放眼未来能达到少人建造、以至于无人建造的目标,除了提高建筑安全性,也将进一步解决建筑业的多项难题。 希望本次线上讲座让参与者们从两位讲者的分享中获益良多,并且对“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以及智能建造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Read More

6.5万中国大使助学金助新纪元清寒子弟

由于疫情肆虐给不少家庭带来经济冲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特提供6.5万令吉的“中国大使助学金”予新纪元大学学院清寒学子缓解学费与生活压力,并于今日下午3时举办2021年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大使助学金”颁发仪式,透过线上云端传递爱、互助与关怀的善美精神。 出席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欧阳玉靖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赵长涛教育参赞、新纪元大学学院莫顺宗校长、文平强副校长、李锦兴副校长、国际教育学院郑诗傧院长、各学术与行政部门主管、职员以及受惠学生。 “中国大使助学金”以学生家庭收入、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成员人数与家庭收入比例以及学生尚需支付的学费与现有补助比重作为遴选标准,分为全额助学金、半额助学金以及返校日用品开销补助,共计28位清寒子弟获得助学金。同时也会从中拨款予返校的清寒住宿生添购与更新宿舍日用品。 受惠学生包括获得全额奖学金RM3000的林妤璐、滕秀怡、蔡慈恩、邱凯燕、梅婉莹、张温怡、叶竞鸿、萧翊彤、戴紫莹、黄菁慧、赖心蓉、罗佩雯、曾慧欣、叶耀龙和曾依娃;获得半额奖学金RM1,500的钟晓莹、邱慧敏、魏骏汶、郑芷凌、林千惠、吴宇萱、吴子统、邓嘉慧和梁洺瑄;以及获得返校日用品补助RM300的林丽虹、村尾福隆、张嘉瑜和谢孜善。 莫顺宗校长以马来谚语 “hutang emas boleh dibayar, hutang budi dibawa mati”表达了对各方援助的感激,学生和校方皆倍感温暖。最后也以“Semoga persahabatan antara China dan Malaysia akan kekal selama-lamanya” 祝愿中马两国之间友谊长存。 欧阳玉靖大使表示,中国大使馆历来重视中马青年交流与教育交流。去年首次在新纪元大学学院设立 “中国大使助学金” ,资助了20名在校生,今年更是增加至28名,让更多学生家庭切实感受到中马友谊带来的温暖。未来也会为新纪元大学学院的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对话平台和奖励资助项目,希望大家能把握机会,与更多中国青年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成为中马友好的使者。 中国大使助学金受惠学生代表林妤璐同学表示,这份助学金不仅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同时鞭策他们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报答大家的关爱。 2021年新纪元大学学院 “中国大使助学金” 颁发仪式圆满结束。新纪元大学学院感谢中国大使馆对本校学生的殷切关心与倾情支持,让他们能安心奋发学习,望将来能为促进国家发展和马中友谊贡献智慧与力量。

Read More

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研究生10月份开课礼

今天新纪元大学学院迎来了众多优秀的外国留学研究生研修硕博课程,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并于今日早上8时30分举行线上开课礼。出席开课礼的有新纪元大学学院莫顺宗校长、文平强副校长、李锦兴副校长、文学与社会科学院伍燕翎院长、国际教育学院郑诗傧院长、各学术与行政部门主管、研究生导师、职员以及外国留学研究生。 新纪元大学学院莫顺宗校长表示新纪元不仅继承南洋大学的理想,所有课程也获得马来西亚学术鉴定局(MQA)认证。莫校长认为走出世界是时代大势所趋,因此非常欢迎外国留学研究生走出祖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就像过去的东南亚华人祖辈下南洋,也希望外国研究生们成为新的一代引路人,给区域、给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教育学院郑诗傧院长表示外国留学研究生需要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历课程,期间还要兼顾工作、家庭,非常不容易。但相信大家做好了准备,导师们也会是你们最强的后盾。教育系张伟隆主任也鼓励大家要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始终保持兴趣和毅力,同时抱持坚定的信念,顺利毕业。祝愿大家学有所成,学习、生活、工作三不误。商学系副主任Dr.Izwan Harith同时也代表新纪元欢迎各位外国留学研究生的加入,他相信大家都会时刻警惕自己,不忘学习初衷,取得卓越学术成就。 中国硕博导师代表曹伟教授强调,新纪元无论是创建之初还是代代接力的办学中都充分践行“多元开放,成人成才;源自社会,回馈社会”的办学理念,希望大家在这份精神的感染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攀登学术的高峰。新生代表高鹏龙也表示新纪元对中华文明的坚守与传承深深打动着他,他坚信新纪元是一所成长中的、潜力无穷的学校,必将迎来更辽阔的前景、更辉煌的未来。最后更感谢新纪元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提供了相逢相识的机遇。 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研究生10月份开课礼圆满结束,再次欢迎外国留学研究生加入新纪元,祝愿开启新纪元求学旅程的大家能共同学习与成长,从容自信地走向未来!

Read More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20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

2021年10月30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20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AUPF)开幕式在该校镜湖校区举行。韩国东西大学、泰国曼谷大学、孟加拉水仙花国际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来自亚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校,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围绕“后疫情时代亚洲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主题,分享高等教育的优秀经验,共商合作、共建平台。 亚洲大学校长论坛今年已经是第20届,各高校校长就“‘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办学”三个方面开展了研讨。 本校校长莫顺宗博士和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郑诗傧博士也在本次论坛上发表,题目是《疫情下的中马国际教育输入与输出——基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的研究》(Input and Outpu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On the Research of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Malaysia) 。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方向: →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局势与展望 → 疫情下的学历课程开展 → 后疫情下的国际专业发展与培训

Read More
Back To Top